从2018年开始,教育行业相关的重要政策超过50多条,算上地方和细则数量更多。根据对我国教育政策的梳理,从出台文件数量、内容、频度、细化程度、影响范围等多方面分析,选取了以下4个领域进行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素质教育、新高考改革、职业教育和教育+新技术。
1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素质教育
我国教育减负已经经历了漫漫60年。
其中关键政策有《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了19条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细则,针对学科教育特别设置标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政府主导、减负、全面发展成为关键词。
政策对于学科辅导监管力度趋严,使得课辅企业合规成本上升。在互联网整体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显得更为严峻,不少公司做出了补资质、改名字、转线上、ToB、优化产品结构、拓展素质教育等改变。
对于盈利能力强,体系成熟,规模较大的教培机构而言,因自身的合规性较好,相比与自己开店,体系输出成为低成本高效的选择,另外更多企业开始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拓展素质教育业务成为主流。而对于盈利能力较弱的中小机构而言,如何在强监管下生存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所有的辅导都是在抢占学生有限的时间,与之相对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可喜的,随着“全人教育”的理念受到新一代父母的认知影响,高考改革为素质教育带来出口,教育的消费升级之路也在越走越宽,政策、需求都在大力的带动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
但不能忽视的是尽管社会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从目前来看,受众最广的领域还是集中在有评价体系的领域,而受到市场总盘子的限制,势必会引发更加激烈的头部竞争。
2
新高考改革
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以其“指挥棒”的作用几乎指导了12年的教育历程,也是K12阶段学习“唯分数论”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截至目前,已有14个省市地区开始行动,在这一新的变革浪潮中,企业是否能发掘出新的商业机会?
经过分析,对于B端学校和C端学生提供的差异化的产品,付费动机完全不同。B端主要是解决了学校端的“刚性”需求,C端个人主要是解决的“服务”需求, 同样,我们也对这个新兴的市场做了市场规模的测算,新增的市场规模约170亿,当期市场规模约42亿。
新高考改革带给教育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从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课程和教培形态可能都会发生相应改变,这点更应该关注。在当前阶段,应当关注在校园信息化背景下,以新高考为切入点,衍生出的一系列针对B端的刚需产品和企业。但该赛道企业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很难形成行业寡头。
3
教育+新技术
新科技提升我们教育行业,尤其是教的水平,这个可能比学的水平还重要。学生得教师来教,然而如何提升教师的一系列水平?这是很重要的,在线教育会在这个方面给予帮助。在在线教育技术的推动下,教育一方面突破了资源的稀缺性,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普惠、公平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增强了人类习得的所有的行为、获取信息的速度、梳理信息的速度、分类信息的速度,使得广泛应用的“因材施教”得到实现。
有人可能会问,谈技术为什么要提政策,诚然新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应用主要推动因素是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并不过多的受到政策的影响,但就我国教育行业本身而言,公办/体制内学校占据绝对大额的市场,其发展、变革与政策方向息息相关。不过,学校在这个情境下作为的是应用主体,对新技术产品处于接受和“被教育者”的身份,依赖技术产品提供商。因此,政策对于教育信息化的鼓励,财政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倾斜,确保了每年2000~3000亿的市场,大大地促进了企业投入新技术+教育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当看到政策在密集出台的时候,不仅仅要倡导教培机构、行业参与者等看到自己在优化自己的业务、精细化自己的管理过程中的挑战,更多的应该看到是机会,社会教育的主体还是民营机构。
未来,鼎维云课堂会继续关注教育行业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持续输出一些研究成果,为教育行业贡献力量。